牙体美是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对修复体的美观要求也相应提高。美即和谐,这就要求修复体不但形态美,而且要求修复体的颜色与邻牙完全匹配,个性化的特征得到完美再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的发展,修复体的美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作为修复体美学要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牙齿颜色的完美再现始终困扰着修复医师,因颜色不匹配导致修复体返工,因颜色的不完全匹配而使美学效果大打折扣的病例并非罕见。牙齿颜色完美再现的前提是牙齿颜色的精确识别,细节信息的全面捕捉,即临床比色。临床比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每位追求卓越的医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比色水平。

 

天然牙的光学特征

天然牙由于组织结构复杂,加上外源性物质的染色,因而表现出复杂而独特的颜色现象。牙齿颜色是牙与光相互作用的结果,牙体组织与入射光的相互作用有:

1、入射光穿过牙体组织形成镜面透射;

2、入射光在牙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3、入射光在牙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4、牙体组织内部对光的吸收与散射[1]。

 

研究表明

牙齿的颜色主要由牙本质的颜色决定,而釉质的主要作用是对光的散射[2]。二者的厚度不同,对牙齿颜色的影响也不一样,在颈部,釉质较薄,牙本质对颜色影响大;在切端,釉质较厚而牙本质薄,牙色受背景透射光的影响;而在中部,牙的颜色由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双重效应(Double-Layer Effect)”决定[3]。总之,牙本质和釉质对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等作用形成了天然牙内在的颜色特点[4]。外源性染色对牙色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一项临床研究,在英国31%的男性和21%的女性有中到重度的外染色[5]。外源性染色主要与吸烟、茶、红酒、矿物质等有关[6]。

 

就单颗牙而言,由于切端具有半透明性,而颈部受牙龈颜色影响,所以常以冠中部颜色决定天然牙主色调[7, 8];对国内4340 例患者 15836 颗牙烤瓷修复体比色调查发现,A色调占 64.47 %,B 色调占 15.85 %,C 和 D 色调共占 19.68 %[9]。牙齿颜色从切端到颈部逐渐改变,用分光光度计测量95颗离体牙发现,颈中切三部分颜色差别明显[7];另一实验分析活髓牙的数码得出颈中切三部的CIEL*a*b*值,结果显示中部L*值最大,其次是中部和切端;颈部的a*值和b*值最大,其次是中部和切端,即中部的明度值最大,而颈部的饱和度最大,切端的明度和饱和度都较小[10]。这与先前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出的结论一致[4, 11]。

 

天然牙的半透性,颈部到切端颜色变化

 

天然牙颜色还随着其在牙列中的位置而发生变化,从中切牙到尖牙,明度下降而饱和度提高[12],上下前牙的颜色也略有差别,与下前牙相比,上前牙颜色偏黄[16];随着年龄的增长,釉质因磨耗变薄、继发牙本质形成增多,使牙本质层增厚,髓腔形态的变化以及外源性物质的渗透,这些增龄性因素综合作用使牙齿明度下降,颜色偏黄[17]。天然牙水分的丢失也会影响牙色。用橡皮障隔离干燥前牙15分钟后,其明度值显著增加,饱和度下降,另外用聚醚硅橡胶取印模后牙齿的明度也增高,以上两种情况30分钟才恢复至基线状态[18],这提示比色应在牙体预备前完成。 

 

半透明性是天然牙重要的光学特性。由于牙釉质的半透明度远高于牙本质,而切端主要由釉质构成并且厚度最薄,因此半透明度最高;从切端到颈部,天然牙的半透明度逐渐下降[4]。对上中切牙新鲜离体牙9个部位的半透明度进行测量发现,天然牙的半透明度不仅与测量的部位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测量部位的半透明度显著增加[13],可能的原因是,牙本质小管的矿化形成了透明牙本质,使牙本质的半透明度增加[14]。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天然牙随着年龄增长明度下降,其原因是半透明度的增加导致反射光减少。

 

天然牙的乳光效应是指在反射光照射下,牙的切端呈现蓝灰色;而在透射光模式下,其色调变为红橙色[15]。乳光的产生与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颗粒有关,羟基磷灰石颗粒具较高的折射率,其晶体的平均长度为0.16μm,宽度为0.02~0.04μm,其大小范围与蓝色光波的波长相近,因此光线进入釉质后,短波长的蓝色光被散射,而长波长的红橙色光则穿透过去,从而产生上述乳光效果[16]。如果比色时注意到天然牙的乳光性,选用乳光效果瓷,可以更生动的模拟天然牙的半透明度和亮度,使修复体的光学特征更接近天然牙[17]。

 

天然牙的乳光现象

 

另外天然牙还具有荧光性等光学特征,内外源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可形成一些个性化的特点,其次牙面质地、光泽度也是比色中不可忽视的。

 

 座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