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洋博士,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

前牙开合在临床中可能是让修复医师最为头疼的错颌畸形,患者常常因为美观受到影响,前牙无法切咬食物等原因前来就诊,要求改善美观、改善咬合功能。可是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前牙做上冠或贴面加长就能解决问题。即使经过正畸治疗,再次复发开合的也并不少见。要想为开合的患者制定正确、适宜的治疗方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形成开合的原因。

其实前牙开合是一个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的过程,只有知道了形成开合前世的因,才能明白现在如何治疗和改善。Dawson在他的宝典《Functional Occlusion: From TMJ to Smile Design》一书里讲述开合的治疗时,开篇第一句话便是“The first determination is what caused the openbite”,可见开合原因的分析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修复学词汇《The Glossary of Prosthodontic Terms》中对前牙开合的定义是这样的:“the lack of anterior tooth contact in any occluding position of the posterior teeth”即在后牙的任何咬合位置上前牙都无法形成咬合接触。根据人种和地区的不同,前牙开合的发病率约为1.5%-11%。

前牙开合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涉及乳牙列、混合牙列和恒牙列。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开合的前牙不继续萌出呢?

牙齿从最早的萌出到萌出完全,是以与对颌牙形成咬合接触作为结束,而且在牙列缺损的患者中我们常常看见因缺失牙未及时修复造成对颌牙过长伸长甚至能咬在缺牙区牙槽粘膜上。实际上牙齿除非受到什么东西的阻碍,否则会一直萌出,直到与对颌(牙齿、牙槽粘膜)接触。那么寻找形成前牙开合的原因,其实就是分析阻碍牙齿继续萌出形成上下接触的因素。

更多牙齿美学修复内容 请关注Tsmile微信公众号: